欢迎来到四川研学旅行网! 今天是:2025年 04月30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没有流动的城市:一个旅游学者的记录与思考

2020-04-01 15:25:00


李志飞

湖北大学商学院旅游系教授

      接到吴老师的微信,让我写点什么。算算日子,从元月23日武汉封城开始,十二天没有出门,体会什么叫“深居简出”的生活。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城市如此整日整夜的宁静着,早春的阳光暖洋洋的洒进窗台,街上空无一人。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伢,在这里出生、求学、工作、成家,见证了这座城市四十多年的发展变迁,也见证了这座千万人口级的超大城市突然在一夜之间停止流动,因为一个常人看不见的东西——新型冠状病毒。

医生和教师的使命

      大年三十的年饭取消了。三十的下午,哥嫂回了父母家,全程戴着口罩,嘱咐了一些注意事项,呆了十分钟就离开了。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所在的医院被确定为收治新冠病人定点医院。我的哥嫂都是医务工作者。哥哥是一名临床医生,一直很忙,我经常拿一些社会上的传闻去调侃他,直到我哥决定驻守医院的那天晚上我看到家庭群里嫂子给他的留言“做好防护,全力抗疫”,我突然前所未有的对他们肃然起敬,在这样一个艰难的时刻。

      我记得我曾经和他讨论过我们的职业。我说医生是拯救人的身体,而老师是拯救人的心灵。可当我看到他把一个个生命从死神中拯救出来时,我在做什么呢?我到底拯救了多少人的心灵?在这样一个寂静得有些可怕的日子,我突然发现使命对于一个职业的重要,是什么驱动我们去做好一件事情?因发现新知而研究?因经世济民而授业?因教化人心而育人?  

旅游业的脆弱性和恢复力

      流动是旅游业的生命,对于一个停止流动的城市,旅游业瞬间归零。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武汉的旅游业者在干什么呢?有些酒店自发的为附近医院一线医护人员提供临时住宿、有些导游在海外紧急采购口罩捐赠回来、有些景区在停业的状态下依然为抗疫捐款,我为他们在如此艰难时刻的善举而深深感动。

      这也促使我更加思考旅游业的脆弱性。为什么旅游业具有脆弱性?是否相对其他产业,旅游业具有更强的脆弱性?是否有一个行业脆弱度的指标可以对行业的脆弱性进行评价和分析?我以为旅游业的脆弱性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原因:1)非基本需求。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旅游需求应在第三层以上,当第一层生理需求和第二层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很难上升到第三层需求。2)流动性。旅游称之为旅游是要靠流动来完成,而且与农业和工业产品不同,这种流动不是物的流动,而是人的流动,当人的流动受到限制时,旅游业就无法开展。3)在地体验。在非常时期,很多行业可以通过线上替代。比如教育,我们可以通过线上授课替代课堂教学;比如金融,可以通过网上交易替代柜面操作;甚至买菜,可以通过线上平台送货上门。但是我以为线上旅游是不存在的,所有我能预知的线上模式我只能把它称之为线上浏览,它无法替代真实的旅游,因为旅游是一种在地(异地)体验。

      那么,旅游业是否具有很强的恢复力?关于旅游业(旅游社区)的恢复力有很多的研究,我2014年在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访学时,合作导师Alan Lew教授专门给我们做了一次关于旅游恢复力的研讨课,我记得他在几个东南亚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做了一个旅游恢复力的理论模型。那么,相对于其他产业,旅游业是否具有更强的恢复力?对于旅游业而言,不同紧急事件(比如地震、治安、公共卫生)后的恢复力是否存在差异?

      我以为旅游业的恢复力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旅游恢复力是刚性需求、政府干预、企业作为三者的函数,三者之间对旅游恢复力的作用系数值得研究。1)刚性需求。虽然旅游是非基本需求,但在收入水平到达一定程度时,旅游成为刚性需求,即在非常时期旅游需求是被压抑而非消失,总的旅游需求应是不变的。因此恢复常态后,原先被压抑的旅游需求终将被释放出来,甚至是一种“报复性释放”。对于武汉而言,历经98抗洪、03非典、20新冠三大事件,历经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旅游的恢复力可以做一个时间序列上的比较研究。2)政府干预。税费减免、政策奖励、贴息贷款、货币补贴是行业认为有效的政府干预方式,每种方式对旅游恢复力的政府干预效果如何?有何不同?哪种效果更好?值得评估和研究。3)企业作为。旅游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是此时最需要帮助的群体,重大疫情是否会加剧旅游行业垄断?贡献市场活力的大量旅游中小企业需要做好准备,坚定信心,迎接爆发式旅游回弹的到来。


来源旅游学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